营山是运动之城。2024年从营山县BMX运动中心走出了首个自由式小轮车赛事奥运冠军,小轮车全国赛事永久落户营山。每年五月举办营山环城马拉松,这些赛事活动为营山注入了强劲动力。
小轮车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成为营山新亮点。营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晏利民介绍,当地建成国内唯一能同时承办竞速和自由式小轮车赛事的专业场馆,是全国BMX冬训基地和四川省自行车训练基地,
、夏皇耀和夏虹琳等运动员长期在此驻训。近年来,营山连续8年承办国、省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等重大赛事,目前正举办2025年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等系列
值得关注的是,营山也是一座美食之城。“万人同吃营山凉面”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中国之最”,地理标志产品“营山黑山羊”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每年冬至举办
诚邀各界人士“来营山赏太蓬山云卷云舒,品红油凉面香辣劲爽,感受人间烟火气”。
2025年7月1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办公室在成都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营山专场,营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孔北川围绕“奋力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谱写现代化营山建设新篇章”作介绍并答记者问,营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毅,营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晏利民、杨颜骏、张海龙答记者问。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相关负责人围绕地理禀赋、产业突破及体育赋能等维度,全面展示这座川东北小城的发展活力与独特魅力。
营山,以山得名、依山筑城。县域地貌呈平坝、浅丘、山区各三分之一分布,因“城如营地、山如营垒”而得名。辖区内有南充海拔最高的陈大寨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蜀北名山”太蓬山,有万山来朝的川东北最美丘陵群。山,既塑造了营山的地貌特征,也塑造了营山的性格特征。这里,我想用三个山独有特质向大家讲述“营山故事”。
一是延绵,山的延绵赋予我们向外开拓的不懈动力,这种动力催生了营山发展“开明开放”的变迁故事。营山地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分水岭,北与巴中接壤,东与达州毗邻,南与广安相望,县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7万。
历史上的营山因“盛产”进士而闻名,宋、明、清三取进士57名,素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美誉。
近代史上的营山是川陕革命老区,以“延安五老”谢觉哉夫人、百岁女红军王定国为代表,共计1.6万名营山儿女参加红军、8500多名将士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献出生命。
当下的营山是国省战略机遇交汇之地。营山是南充融渝发展的“东大门”、南达组团培育的“桥头堡”,达成铁路横贯东西、成达万高铁过境设站、四条高速呈井字分布,可实现高铁1小时通达成都、高速2小时通达重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南达组团培育省级战略的牵引下,营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位居南充市第1位,是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二是坚韧,山的坚韧赋予我们向上攀登的奋斗力量,这种力量镌刻了营山工业“突破突围”的奋进故事。十年前,营山工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们历十年之功,在全省首创县长直管工业机制,推动工业发展从无到有、突破突围。
一是实现了产业基础的量变。近5年,按照每年新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每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每年新升规工业企业15户以上的速度迅速崛起,经开区建成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规上工业企业137家,实现了从“一马平川”到“厂房林立”的时代变迁。
二是实现了产业能级的质变。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户,机械汽配产业跻身“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电摩生产基地,每年将有200余万台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从营山走向全国,并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三是实现了产业协同的转变。我们的产业定位是当好成渝产业发展的“三配”,县内40余家企业为赛力斯、吉利、长安等头部车企提供优质配套,百余种“营山造”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成功获评“成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三是峻秀,山的峻秀赋予我们向美而生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述说着营山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故事。营山是四川“小县优城”的代表,我们始终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内涵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营山是宜居之城。25平方公里的建城区一马平川,16公里的一环路成为全省首个县级城市一环路,三横五纵的城市架构由西向东次第展开,“十公园三广场”可以实现每位市民步行五分钟通达一个公园。我们先后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营山也是烟火之城。有“三大商圈”,圣桦时代广场、新时代广场、复兴桥商圈烟火升腾;有“三大特色商业街区”,赢里、芙蓉水镇、圣桦金街人头攒动。旺盛的消费活力,支撑起营山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社消零总额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南充市第1位,获评四川省服务业强县。
营山还是运动之城。去年,从营山县BMX运动中心走出了首个自由式小轮车赛事奥运冠军,小轮车全国赛事永久落户营山。每年五月我们还会举办营山环城马拉松,这些赛事活动为营山注入了强劲动力。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
营山更是美食之城。最著名的小吃是营山凉面,“万人同吃营山凉面”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中国之最”;独有的地理标志产品“营山黑山羊”,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每年冬至我们都会举办黑山羊美食文化节,这里也诚邀大家今年冬至来营山赴一场温暖的美食之约。
各位朋友,山是写不完的诗,山也有讲不完的故事。今天的营山,既是川东北振兴发展的片段,更是巴蜀大地万千气象的生动缩影!最后,诚邀大家,来营山赏太蓬山的云卷云舒,品红油凉面的香辣劲爽,看人间烟火的营山气象。热情好客的营山人民期待您的到来!谢谢大家!
从空间维度看,营山是南充东大门,距成都250公里,可实现高铁1小时、动车2小时、高速3小时抵达;距重庆170公里,通过银昆高速2小时可抵达重庆主城区。因此,我们的定位是争做“南充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从资源禀赋看,营山的优势在工、在农、在城乡。因此,我们谋划了建设成渝地区“两基地一示范”的具体路径,即: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具体来说:
一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制造业重要配套基地。我们把制造业作为融入成渝的“突破口”,致力在成渝产业发展上当好“三配”,即“配角、配套、配件”。一是培育支柱产业当好“配角”。聚焦川渝两地“共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全力壮大“机械汽配、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不断深化产业协同互联。二是打造主题园区抓好“配套”。加速推进经开北区、南区建设,打造“电摩、阀门、消防”等6个“园中园”,支撑成渝配套产业。三是细分产业领域做好“配件”。深耕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等5大细分领域,主动嵌入成渝地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供应链,全面提升零部件供应能力。
二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我们立足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一是“主导+特色”产业体系。我们牢牢稳住粮油、生猪“两大基本盘”,大力发展黑山羊、水产、油橄榄“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稳大盘、特色产业增效益的协同发展格局。二是“园区+农户”带动体系。强化园区联农带农作用,推动朝阳现代粮油园区创建国家星级园区,稻渔、油橄榄园区创建省五星级园区,形成“园区带动、主体联动、农户主动”的产业发展效应。三是“品牌+推广”培育体系。持续做响营山黑山羊、“琬贵人”橄榄油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打通农产品“田间到舌尖”、“产品到商品”价值提升通道,助力“营”字号农产品畅销成渝市场。
据了解,营山因“城如营地、山如营垒”得名,是历史上“科第仕宦、甲于蜀都”的进士之乡,近代是川陕革命老区。当下,营山正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达组团培育等国省战略交汇点,其境内构建起立体交通网,实现“高铁1小时到成都、高速2小时达重庆”。凭借这一区位优势,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4年居南充首位,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三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翼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我们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大力实施“三大行动”。一是县城内涵提升行动。以“一中心三片区”城市空间布局为载体,以“精修细补”推进城市更新,以卫教、商圈、管理“三个赋能”补齐功能短板,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二是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村貌提升”等五大行动,重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推动乡村面貌全域提升。三是城乡一体推进行动。以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为核心,系统推进城乡供水、垃圾收运等“四个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7月14日营山专场发布会预告在四川发布、麻辣社区等网络平台发布以后,我们累计收到了109条有效留言,网友们注意到,获得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项目金牌的邓雅文选手长期在营山驻训,营山也有设施完善的小轮车训练、比赛场地,先后多年承办国家级赛事,省政府新闻办代表网友提问,请问营山未来在小轮车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上,将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体育名片,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营山高度重视小轮车体育运动项目,建成国内唯一能同时承办竞速和自由式小轮车赛事的专业场馆,是全国BMX冬训基地和四川省自行车训练基地,各省市专业队伍长期在此驻训。近年来,我们连续8年承办国、省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向省小轮车队输送了6名专业运动员,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金牌得主邓雅文、14届全运会小轮车女子自由式冠军夏皇耀和营山籍BMX国际健将夏虹琳、国家级健将熊钰香长期在此驻训。目前,我县正在举办2025年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等系列赛事。下一步,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我们将继续以小轮车运动赛事为牵引,从供需两端多向发力,着力打造更具特色的体育名片,努力促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全民参与,让体育服务更“优”。规划利用好BMX运动中心、奥体中心等现有场馆,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专业体育设施向普通市民延伸。同时,持续完善城市公园、滨河廊道、县城一环路等健身骑游道,利用城乡“金边银角”、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社区运动场所,让市民出门见场地、举步可健身,切实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
突出精准供给,让群众玩得更“嗨”。充分吸收市民群众意见建议,采取“你点单、我办赛”的方式,每年开展好迎新年长跑、五一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系列体育活动,重点抓好中国象棋、门球、青少年足球等9类群众喜闻乐见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本土特色体育项目,举办各类竞赛、展演50场以上,以赛事体系带动全民健身,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注重引培并举,让赛事品牌更“靓”。积极申办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持续举办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及青少年U系列自由式小轮车赛、四川省青少年小轮车锦标赛等竞技体育和营山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擦亮本土体育金字招牌,增强体育赛事吸引力。
推进多元发展,让引领带动更“强”。将赛事活动与进士文化、乡村旅游、黑山羊美食等特色IP深度绑定,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旅游文化、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和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发展,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让体育成为营山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
体银智库提供体育十五五发展规划、体育产业咨询、规划、运营策划、专项资金申报、体育项目可研、体育案例库建设等服务,欢迎沟通合作。体银智库创始人安福秀博士微信